刷朋友圈的时候,看到一个分享,讲的是: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「假勤奋」?
观点来自文化评论家乔丹·彼得森教授,他认为「假勤奋」包括四种特征:
1.在工作中,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最简单的环节上,并四处夸耀自己的辛劳,尽管没有实际成就。
2.他们常以「准备工作」为由来拖延,看起来忙碌,实际上工作进展缓慢。
3.这些人不会检验自己的工作成果,无法判断成效好坏,只是一味地努力工作,而不会停下来进行反思。
4.虽然阅读了许多书籍,但他们不会从中提炼知识或总结规律,即使有所总结,也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。
四种特征,可以归纳成一个关键词:简单。
简单的工作,简单地工作。
1.简单的工作。做的事情很简单,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收获。比如每天都在打印材料,也只能成为一个熟练的打印员;但如果每天在跟不同的大客户打交道,那就有机会成为大客户销售专家。
2.简单地工作。即使是有复杂的工作机会,但做的过程拖延,做了之后没有总结,结果事情是结束了,但没有从中收获个人成长。只是敷衍了事,而没有内化经验。
02、所以,要避免「假勤奋」,有三个锦囊:
第一点,做有挑战的工作。
什么是有挑战的工作?之前跟咨询公司光辉合益合作时,从他们那看到一些案例:
· 参与过某个重要的项目
· 跨地区工作过
· 新推出一项服务或产品
· 成立一个新组织/新业务
· 扭转过一个业务的业绩
· 处理过一次危机
· 处理过某个遗留问题或挑战
· 谈妥过某个大型的交易
——这些经历,终身联保。
第二点,工作闭环。
一份工作的基本流程是:
· 将大目标拆解为小任务。
· 如果是团队协作的,给每个人分好工,然后建立沟通机制(比如每天碰头沟通进度)。
· 及时跟上级汇报进展。
· 完成后交付成果。
· 复盘整个过程(可以是清单,也可以是整套资料库)。
简单来说就是:P(计划)- D(执行)- C(检查)- A(处理)。
第三点,聪明地工作。
最近在公司内策划了一个专栏,请了一些优秀的同事分享他们的故事。
有位同事的分享内容是这样的:
· 某天和同事偶然看到了某汽车品牌让小朋友画车标的新闻,后来在六一节,我也在公司内组织一次员工子女创意绘画的活动,赢得一阵好评。
· 刚开始工作时,在网上看到别人自制的 Excel 的 to do list 模板,便收藏使用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· 在公司每年做校招生的培养工作中,我通过朋友圈主动搜集其他公司的案例,并拆解了具体的实施步骤,学习到了拜师贴、回徒贴、敬茶仪式等内容。
有些人把「看见的」当过眼云烟,而她,把看见的当案例。
03、我想多聊聊「聪明地工作」。
一家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学习机会,除了明面上的「培训」「课程」「制度」,还有一个隐形的资源:同事和上下游合作方。
优秀的同事,就是天然的宝藏。
比如很多公司都有群聊,这其实就是一个宝藏。在群聊里,我们可以获得三类重要的信息:
1.工作文件。领导和同事经常会在里面发各种文件,这些文件可能跟你没关系,但是也可以下载下来,看看他们是如何组织内容。
2.领导点评。领导收到文件以后,会对内容进行点评。比如哪里要调整格式,哪里要补充数据。对照着文件,我们可以大致理解领导的关注点,再通过之后其他同事发送的材料,学习怎样才能让领导满意。比如有一次领导提到,内容太长,需要有一则简要说明。于是自己之后发送大的文档时,会配上说明。
3.表达技巧。比如有一次我被拉到和合作方在一起的群里,当时另一个同事在跟合作方谈价格,他先是强调了一下双方合作不止一次,以后也希望有更多可能,然后再抛出观点「价格再优惠一些」。这个方法我之后也经常用在其他场合,毕竟双方都追求长期合作。
原文链接:如何避免「假勤奋」
总觉得你说的挺对的
就是的